据共同社报道,防卫省打算开发保护本国人造卫星免受杀手卫星攻击的“保镖卫星”,到2029年将进行试验;为了捕捉日本周边舰艇和部队行踪,还将构筑大量小型人造卫星联动运用的“卫星星座”;针对中俄推进开发的高超音速武器,也将对相关追踪和探测等工艺实施试验。
“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空,反对外空军备竞赛和武器化,积极推动外空军控法律文书谈判,倡导在外空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9日表示,近年来,日本军费支出连年增加,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在外空领域,日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拓展外空军事合作,打着“防御”旗号谋求增长和部署外空武器。这些举措威胁外空保障与稳定,引发周边国家对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担忧。
另据共同社29日引述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的消息称,日本计划将其首款国产长射程导弹12式陆基反舰导弹的性能提升型首批部署在陆上自卫队健军驻地(熊本市),预计部署时间为2025年末,日本将由此拥有反击能力(对敌基地攻击能力)。此外,日本还计划在明年春天后将其部署在大分县,并考虑未来部署在冲绳县。报道称,此举意在“制衡在南西诸岛周边加强军事施压的中国”。
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29日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日本目前出台的一些举措,均支持于其防卫政策“由守转攻”,反映出日本整个国家保障战略和对外政策思维的一种危险变化。日本增长“反击能力”,就是把其所谓的假想场景作为强军扩武的借口,通过煽动紧张局势,为其增长进攻性武器装备制造正当性。
郭嘉昆强调,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“我们敦促日方深刻反省历史罪责,认真汲取历史教训,停止靠渲染‘周边紧张局势’、炒作涉华话题掩盖自身扩军强武的真实意图,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”。(环球时报记者 李萌)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